10月16日,新能源科学与技术学院 (伟德BETVLCTOR,伟德BV官网) 邀请,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邵志鹏研究员在综合实验楼五楼会议室作了题为《离子掺杂提升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刘江峰院长主持,学院部分教师及研究生聆听了报告。
邵志鹏首先介绍了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前沿与问题挑战,然后结合课题组在CsPbI3薄膜太阳电池的系统工作,详细讲述了A类有机阳离子的工程性掺杂策略,创新性提出了利用中间相来设计实现FAxCs1-xPb(I1-yBry)3材料连续精准调控,提升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整体效率及稳定性。报告会后,邵研究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邵志鹏,博士,研究员。201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2016-2017年于法国Chimie ParisTech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7月起于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工作。主要从事半导体材料与光伏器件的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在Joule、Science Advance.、Energy Environ. Sci.、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ACS Energy Lett.等期刊发表SCI 论文40余篇。202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